《作家文摘》2021年度十大非虚拟好书揭晓

发布日期:2024-09-16    作者:新闻中心

  2022年1月4日,“《作家文摘》2021年度十大非虚拟好书”终评成果在京揭晓。《火种:寻觅我国复兴之路》等11本图书当选(含一本特别引荐奖)。

  2021年是我国建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局面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前史交汇点上,回想不普通的2021,再次重温那些鼓舞人心的瞬间,《作家文摘》与年代同脚步、为读者选好书的初心始终不变。

  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文明传媒品牌,《作家文摘》自2012年起联合广大读者和闻名文明学者,展开“年度十大非虚拟好书”评选活动。评选活动展开以来招引上百万各界人士的热心参加,并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在广大读者以及文明界和出书界获得广泛注重和高度认可。2021年是国内出书界非虚拟著作井喷的一年。本届评选自11月炽热发动,《作家文摘》归纳一年来本报所推介、选摘过的几百本图书,并在近百家出书组织引荐的非虚拟类著作(每家限三部)中,筛选出180本初选书单。在此基础上编辑部经过多轮评论,推举出候选书目36本。入围著作风格多样、精彩纷呈,会集展示了2021年国内非虚拟图书出书的绚丽多姿。

  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3日,《作家文摘》微信大众号环绕36本候选图书进行了网络投票,得到广大读者的积极参加。网络投票与终评小组现场投票成果一同以3∶7的份额决出终究十佳。

  本届终评委阵容强大,由闻名党史专家、文史学者、闻名作家、出书界和学界俊彦组成:吴义勤(我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我国作家出书集团管委会党委书记)、陈晋(原中心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曹应旺(原中心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五编研部巡视员、研究员)、刘跃进(我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副主任)、冯骥才(闻名作家、画家、文明学者)、邓凯(我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我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李晓东(我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副主任)、杨春(《人民政协报·春秋周刊》主编)。终评会由《作家文摘》总编辑孔平掌管,吴义勤致辞。吴义勤高度评价了《作家文摘》非虚拟好书评选活动客观、公平的杰出传统和在业界的影响力,指出在评定过程中,要注重图书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年代价值、思维价值和人文价值,这既是考量的根据,也是《作家文摘》非虚拟好书榜差异于其他文学榜单的优势和特征地点。

  吴义勤(我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我国作家出书集团管委会党委书记)

  投票前设置了评委自在评论环节,现场气氛火热,专家各持己见。评委们共同以为,本年非虚拟好书特别多,候选书目各有特征,实在难以取舍,评选难度相当大。

  陈晋说,2021年是一个非虚拟类著作大年,特别是党史方面涌现出许多优秀著作。他主张,在评选时要考虑到本年度主题。

  刘跃进、杨春和曹应旺等评委提出,当下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给前史留下史料的要害时期,非虚拟好书要经得起前史的检测。关于亲见、亲历、亲闻的回想文章和史料故事,要分外的留意其记叙的客观性,力求复原前史原本相貌,坚持精确和价值这两项判别规范。非虚拟好书让我们开阔思路、深化前史,对年代具有严重参阅含义。

  李晓东强调了2021年主题出书的两个要害,一是建党百年,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对相关图书进行了点评。

  邓凯对候选书目进行了精彩解读,特别说到几部候选图书,视点新颖,写法立异,值得引荐。

  因疫情原因,冯骥才未能参加,在视频中他表明,近年来非虚拟类著作在国内遭到了广泛注重,它以关心实际、洞悉前史、建构文明的特质,遭到读者的喜欢,这与《作家文摘》求真深度的办报政策不约而同。年度十大非虚拟好书的评选活动,为读者供给了极具价值的阅览参阅。

  在归纳专家终评委投票和网络投票后,终究决选出上榜书单(见下,按出书时刻排序)。感谢各位评委的高度负责与专业精神,感谢广大读者的热心参加。(刘静 文)

  本书溯源党史、新我国史、社会主义开展史,上迄20世纪初,下及1929年古田会议,以庞大史观配以全景式叙事办法,书写世界运动大布景下的我国,讲清党在生死关头作出怎样的要害选择,赤色火种又如安在沉沉黑夜中成功燎原。

  本书叙述了丘成桐从我国村庄的赤贫少年生长为誉满天下的尖端数学家的勉励故事。丘成桐直面盛誉、无惧应战,叙述其牵动人心的传奇人生。

  全书分“活水源头”“西南联大”“留学法国”“翻译人生”四个华章,要点记录了作者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的学术与人生阅历,追缅了冯友兰、陈寅恪、闻一多、吴宓、朱自清、叶公超、钱锺书、卞之琳等名师我们风貌,书写了杨振宁、朱光亚、何兆武那一代联大人的家国抱负与激扬芳华。

  作者从审美/人文地理学的视点对北京的27处地标性景点予以解读。与蜻蜓点水式旅行不同,作者边行边思,带您走进北京的心魂深处。

  新我国建立前夕,一批民主人士、社会贤达从香港等地隐秘北上,参加到洽谈建国的大业之中,《向北方》一书作者经过当地检测查验、搜集材料、拜访当事人及后人,记叙了这段重要前史进程。

  著作有别于一般简史化的列传文学创作思路,而是怀着巨大的同理心,把白居易作为一个“人”去领会他雄壮人生的得失成败、喜怒哀伤。巨大的情感波折使这位巨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出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更积极地表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1937年6月卢沟桥事故前夕,在老友斯诺的协助下,毕森与其他几位美国同行一同,悄然奔赴延安,采访了、朱德、周恩来等赤军首领,并将这些采访见识用铅笔记在两个笔记本上,实在记录了延安时期我国人的初心、抱负和奋斗实践。

  1927年11月,为捍卫党中心的安全,周恩来筹建并领导了我党前史上第一个专业情报捍卫组织“中心特科”。中心特科为捍卫党中心的安全发挥了严重效果,并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荫蔽阵线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依循“宪法与人”的联系,回望我国大地,从个人日子的细部切入前史长河,自20世纪60年代荒僻的湘西山村到21世纪的南部沿海开放城市,用个人生长进程感触并实证国家社会、经济、文明等各方面的改变开展。

  人类进行海洋降服举动的前史至少能够上溯5000年,多少国家因海洋而兴,又因海洋而衰。本书提醒国家发生特别是近代地理大发现今后,海权怎么刻画世界前史的进程、左右国家的命运,怎么样影响全球政治、经济与军事的格式。

  《沧桑百年间:我国脱节贫穷印象回忆》 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 人民出书社2021年9月出书为问候我国消除肯定贫穷的巨大胜利,《国家相册》栏目组从已播微纪录片中精选有代表性的9期,并以新华社大型纪录片《我国减贫暗码》的部分精彩内容为开篇,多视点出现我国带领我国人民脱节贫穷的沧桑进程。本书以新华社一幅幅宝贵的前史印象,描绘出我国建立至今一百年来领导我国人民获得反贫穷奋斗巨大胜利的前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