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冥币:通过烧纸钱把思念传达给已经去世的亲人
发布日期:2024-08-24 作者:新闻中心我们在网上可以搜索“祖先钱”这个关键词,能找到五花八门的冥币和纸扎套餐。
刚开始的时候,冥币只是简单的黄色或白色麻纸制成的铜钱形状,当时的人们相信,通过烧纸钱可以把思念传达给已经去世的亲人。
到了唐代,随着佛教盛行和造纸术的进步,烧纸钱的习俗变得更普及,冥币上慢慢的出现类似“通宝”“招财进宝”等吉语。
有人说是因为唐代的货币经济发达,人们希望死者来世能够正常的使用货币,于是在冥币上印上钱文。
明清时期,冥币式样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房屋、马车、仆从等图案,意在象征死者来世能够轻松的享受富裕。
这一时期,社会阶级分化加剧,上流社会崇尚奢靡之风,富人们希望死后也能保持原有的奢华生活,所以在冥币上印上他们都以为代表高级生活的元素。
不仅如此,冥币上的面额也慢慢变得高,从最初的十文、百文发展到后来的十两、百两,这也显示出人们对来生富裕的向往,而且人们烧的冥币数量也慢慢变得多,一般普通人至少要准备几百张。
关于冥币的起源,有多个说法,有人说是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他的弟弟弟弟蔡谟为了处理自己造出的劣质纸,以便模拟祭拜亡妻,而这也成为了烧纸钱的开端。
道教提出人死后魂魄不灭,道士可以超度亡灵,而且道教经书上描绘了许多地府景象,这为冥币的创制提供了灵感来源。
有商家将他的形象印在冥币上,深受民众欢迎,从而流传开来,而王卫国本人也接受了这一现象。
除了传统的金银纸,还有房屋、车辆、名酒等各种纸制模型,人们也会在烧纸的时候大声念叨“路要畅通”等话语,希望死者来生一切安好。
一些西方人虽不明白其中的寓意,也会参与烧纸仪式,把它看成一种新奇有意思的文化体验。
冥币,这种中国特有的祭祀用纸币,原本只在华人圈里流通,但近年来却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热潮。
书中不仅记录了冥币的样式、用途,还详细描写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时烧纸钱的场景,以及这种习俗所反映的中国文化情结。
这位美国博主原本对中国文化并不熟悉,但有一天路过唐人街时无意中看到了华人在烧冥币祭祖,深受启发。
她买了几张冥币回家烧了,并许愿求学顺利,没想到第二天她就收到了学校的复学通知,在这之后,她由衷地感叹冥币“太神奇了”。
这条帖子获得了广泛关注,更多网友纷纷跟帖述说烧冥币后遇到的好运,称它“真的很神奇”。
有人说烧冥币后第一次中了大奖,有人说烧冥币后考试成绩提升,都认为这是“祖宗保佑”。
在这样一层层的“镀金”之下,冥币的神秘力量在国外迅速传播开来,慢慢的变多的人把它视为一种“神奇工具”,并开始关注、购买和使用它。
当外国人要烧冥币时,他们发现流通阴间的币上印着中国神仙的肖像,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冥币成为了“地下硬通货”,中国神仙控制着财富的流通。
随着时间推移,外国冥币的创新之路却变得愈发扑朔迷离,令人不知究竟该说外国人是“粉丝”呢,还是“黑粉”。
起初,外国网友看到中国人烧冥币祭祖,认为这是一种神奇的交流方式,于是纷纷在网上询问购买途径,甚至组织“学习小组”,教授彼此怎么样去使用冥币。
一时间,中国冥币在国际网站上价格暴涨,折合人民币一张高达6元,远超国内的市场价格。
随着中国冥币在海外市场的火爆,外国人也开始效仿中国的做法,推出了本地化的“冥币”。
近年来,中国冥币开始在欧美各国兴起,深受当地民众喜爱,一些西方人发现烧中国冥币后,生活和事业都有所改善,于是纷纷效仿。
这些本土“冥币”多以本国历史人物为图案,比如美国就推出了印有华盛顿和林肯头像的“冥币”,英国则推出了伊丽莎白女王版“冥币”。
还一些国家还结合本民族文化特色,推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冥币”,如印有金字塔的“非洲版冥币”,甚至连一些奢侈品品牌如香奈儿、路易威登也推出了印有 LOGO 的冥币,将冥币文化与奢侈品消费相结合。
就在人们以为外国人会一直热衷冥币文化时,国外的一些奇葩操作却让人大跌眼镜。
有博主在祭台上放置土、水、火、气四元素物品,用左手烧冥币,目不转睛地盯着火焰,这被他标榜为中西结合的高级烧钱法。
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些商人直接把冥币当成了商品,在超市货架上摆放冥币进行零售,还有人开设专门的培训机构,教授烧冥币技巧,提供烧纸代办服务。
据报道,这类培训班甚至教授以“如何烧冥币求财”,来引导学员烧冥币后许愿求得经济利益。
在冥币商业化运作的同时,一些自媒体博主和网络营销号也把冥币文化当成了刷流量的素材。
他们制作大量标题党视频,夸大冥币的功效,比如“烧了冥币业绩暴涨”“冥币拯救不顺遂的婚姻”等。
但视频中的祭祀仪式往往牵强附会,无法达到实际效果,这种网络炒作无形中把冥币文化变成了网络鸡汤和迷信活动。
但也有的人觉得,民间传统文化本就应与时俱进,冥币能够被世界所接受,也显示出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力。
它使全世界对中国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些老外虽然出于不同目的使用冥币,但他们视冥币为重要的文化象征,这也证明中国文化在全世界内获得了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