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祭祖黄纸、元宝和冥币选哪个好?
发布日期:2024-09-01 作者:kaiyun全站app登录官网中元将近,祭祖离不开烧纸钱,晚辈们通过这样的方式祭奠先祖,既可以报答先祖的恩德,又能请求先祖庇佑子孙福寿绵延、家旺业旺。
祭祖的必备品通常有两项,一是供品,诸如酒水、水果、馒头、菜品等;二是纸钱,如黄烧纸、冥币、元宝等。供品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不一一表述,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说的是黄烧纸、冥币、元宝等。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现在的报纸,夹杂了不少虚假内容,无论是广告,还是小道消息,都是乱七八糟,就如今天的网络仙道大论谈,真假混杂,让人无所适从。
另一层意思,用报纸上坟,是欺骗鬼的行为。而报纸和冥钱都是纸张,为何需要说烧报纸就是欺骗鬼,烧冥钱就不算?
关于祭祀烧纸钱的习俗,据专家考证最早开始于魏晋时期,至唐朝已广泛流行于民间。据传纸钱的最早用途,是用来掩埋的,也就是说是随葬品,不是用来烧的。汉朝时,家中如果有亲人去世,会用瘗(yì)钱,即专门铸造的陪葬钱币当陪葬品,如秦时的五铢钱、半两钱,瘗钱也叫明器,因在埋钱时,会同时埋入玉器等贵重之物。至魏晋时期改为纸钱,纸钱在民间的使用方法也是掩埋,这种掩埋方式一直持续到唐朝。
古人认为大地为万物之母,大地之上为阳,大地之下为阴,人是活在阳间,死在阴间的,所以入土为归阴,入土为安,埋钱是为了故去之人能在阴间有钱可用。这个钱埋在地下,就归故去之人使用了,这是古人的朴素认知。在实际上,恰恰是这种凝聚了诚敬之心,孝道之心的愿力,产生一种可以穿越阴阳之隔的能量,作用于先人,先人因此而得到能量的补充,而后先人再护卫后人,这就是阴阳能量之传递的一种。
冥币的出现,是以黄烧纸为基础的。在民间的丧葬习俗中,就曾出现过铜钱印在黄烧纸上的冥币。
到了宋朝,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逐渐成熟,比较著名的“冥币”有“泉台上宝”和“冥游亚宝”两种。
据《清异录》载,五代十国时的周世宗柴荣死后,在下葬的当天,臣子们发明了象征金银的纸钱,分别对应黄色和白色的纸,黄色上印有“泉台上宝”的印文,白色印有“冥游亚宝”,这或许就是现在市场上“天地通用银行”数十上百亿冥币的源头吧。
《道法会元》中提到,上天星辰日月天真不受纸钱,下界鬼神及家先土地才需要用:
“诸大醮,上天星辰日月天真前不得烧纸钱,触犯上真。中下界鬼神及家先土地,方可用之。古本无此法,汉天师始用法咒化,赐下界鬼神,出在洞神箓。若发雷神,黑纸速行。”
“按玉格天条,凡设醮,不得献上真纸钱,大为亵渎。古者虽有冥器,未有纸钱,迄于汉末,方有纸钱,以之祭中下界鬼神,可也。以之献天真,可乎?夫世之贪利之徒,虽身经太阴而一念尚存,如《万光忏》谓所阙所乏,皆世财宝,故纸钱之化,欲破其念耳。”
无独有偶,《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也有,金钱是供奉上界仙真的,银钱则是给下界鬼神使用:
“诸纸钱,世俗有黄白之别。以黄者为金钱,上界仙真用之。白者为银钱,下界鬼神用之。吾乡尤甚。余尝得报应,然后如金钱,鬼神非不可用也,特猥劣元得用耳。若焚金钱,自作金钱用,有甚违碍,但价高耳,奈致虚立成仪。
……自至元以来,冥府尽用钞,与世间一同纸钱,皆元用影响,略然不知其钞若何。往往通券及经旛之属,皆谓之钞。诸开度坛,若法师自为传法,经籍度师修建。或为在俗祖父母父母修建,虽君前臣名朝奏章表元妨,而摄召炼度给付,终有室碍。
法不可任责,合请同志关行摄召,不可呼姓名及遣将追取,皆有碍炼度。则据然高座,役将引魂,赴水火与给付,押大花名字,役将管押,失免失礼也。”
当然,在道教信仰中焚化的元宝,专门有神仙来管理,还有一大帮“神夫力士”搬运。这些“神夫力士”听令于玄坛,做搬运工作,虽然也算“仙”,但是品级较低,和生活在有道之乡的大众一样都在修行。
在道教法事活动过程中,焚香化表诵持仙经,礼请神吏临坛,将所有元宝封条,然后交付给亡者,并要求其他饿鬼穷魂不得争抢。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讲,如果子孙比较崇尚民间传统文化,祭祀时还是选黄烧纸、元宝比较好。
中元节是道教三官大帝之一的地官大帝圣诞之日,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鬼节,太乙救苦天尊广开洪恩,大赦地狱。在此时举行法会能为众生释罪消愆,灾祸远离,福慧增长;去世者仗此胜缘闻法得益、脱离地狱、永享逍遥。
咸宁太乙观定于癸卯年七月十五日(2023年8月30日)启建癸卯年中元节普度会。超度一切游魂、一切冤亲债主、拔度三途五苦,四生六道的孤魂,断绝三恶五累,洗涤身心,享餐斛食,尽得沾濡,受炼更生,即超阴境,共登仙乡。
可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道场详情,登记页面内可添加道长微信,询问有关问题,也可以公众号内留言,进行询问。
道教的三官崇拜,即天官、地官、水官。天官为上元赐福(正月十五),地官为中元赦罪(七月十五),水官则下元解厄(十月十五)。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为三官大帝的诞辰。
“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曾这般描写。
在中国民间的传统观念中,农历七月神秘而幽暗,地府鬼门大开,万鬼都从阴间来到人间,探视亲友子孙、或寻求供奉,直到七月底关闭鬼门时才返回。作为禁忌,人们很少选择在七月举行结婚、搬家或开幕等喜庆仪式。而这个“鬼月”的高峰,无疑是“七月半”也就是被称为“中元节”的这个日子。
“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以及与之相关的祖灵崇拜。古时由于生产能力与认识水平有限,人类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的确,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然后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礼记·月令》中写到在孟秋(农历七月),“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对于祭祀亡灵,是个很好的选择。
“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道教的说法。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分别在“三元日”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自然是诸路鬼众了。所以中元之日,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道教宮廟在这一天要誦經,为地官庆贺诞辰,为众鬼超度,同时信众们也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日超生。在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
道教中元节,与民间对先祖亡灵的崇拜,在精神实质上有很大的相通之处——皆是以奉亲、敬养、普渡为主题。于是,在受到民间的广泛认同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逐渐世俗化,融为了民间对亡灵的俗信中难解难分的一部分,中元节成了一个关于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华夏民俗节日,整个“鬼月”盛大而丰富的民俗事象系统也因之形成。“七月半”从未获得过“鬼节”的正式称谓,但是以民间的思维去观照,理解为“鬼节”也未尝不可。
中元节的节俗,围绕着“礼敬亡灵”这一中心,既有个人/家庭层面上的仪式活动,也有组织/社区层面上的。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中元节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敬祖祀先、“事死如事生”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清明与中元都祭祀祖先,但中元这个“鬼节”与清明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但旨在让故去的先人早日解脱超生,而且还顾及孤魂野鬼。所以“普度亡魂”,是七月十五这个特殊日子的关键词。
中元节这一天,道观会举行一种盛大的法事活动,传统称此法会为“放焰口”、“超度道场”等,目的是超度亡灵、为孤魂野鬼施食。“放焰口”在黄昏或晚上进行,道人诵经、做法,用米粮、净水为鬼魂施食。
在浙江的一些地方,民间于此日在地上供施酒食,叫“施野鬼食”,在路边焚烧纸衣,叫“施野鬼衣”,有的还焚烧纸车、纸马,意在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让他们找见归去的路,速速离开。
中元节放河灯,据说是从上元节(元宵节)的张灯习俗而来。民间认为,上元是人节,中元是鬼节,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张灯在陆地,中元就是在水里了。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用木、纸、荷叶等做成荷花形状,中间点上灯盏或者蜡烛,有的还在灯上写明亡人的名讳,放于水中,任其漂流,为的是给亡魂照明引路,让他们早日到达理想的彼岸。“七月半”之夜,放河灯的人多,看河灯的人更多。夜色中萤火万点,煞是好看。而人们也相信,如果一盏河灯在水中沉没,那就是一个亡魂已经投胎转世,而如果灯漂得很远或者靠岸,就代表着亡魂到了彼岸的极乐世界。这就是“放河灯”所寄托的美好祝愿。
“西湖七月半……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这是晚明文人张岱对“西湖七月半”节庆盛况的描写。
的确,在旧时,中元节不仅仅具备信仰维度上的重要意义,在世俗层面,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度很高、具有鲜明娱乐功能的节日。直至上世纪50年代,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来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到了当代,虽又重提民间传统文化的复兴,但“七月半”祭祖追远的文化意蕴特别大程度上与清明节共有,加上它与鬼魅“迷信”的密切关联,所以在现有的节日体系中并没有正真获得突出。如今“七月半”的祭祀活动,多是民众自发地、零星地在家庭内举行,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
而与大陆相比,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这些地区,因深受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影响却又较少经受近代以来一系列反传统运动的冲刷,中元节至今仍很重要,节俗也得以保留,“中元节”还作为香港地区的民俗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