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风水绝佳地 道宗下清宫(问道下清宫系列2)

发布日期:2024-08-10    作者:开云登录入口

  洛阳北邙山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风水极好:仰观蔚为大观,俯视东流洛水,枕黄河,朝嵩山,挟太行,跨函谷,大有气愤。其间上清宫、下清宫处在龙脉之上,道家把翠云峰称作“金台玉局”。

  上清宫是官方制作的第一座道宫,有稠密的政治颜色;下清宫向来为道士炼丹修道之所,被称为全国道宗之地。

  道教崇尚天然,素爱名山大川,占有许多“仙山”,称作洞天福地,包含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其间洛阳北邙山为第七十福地。

  在风水师看来,邙山风水之所以好,在于老子在此修道炼丹,创制了道家学派,启开了道教之门。所以《万神圭旨》开篇诗云:“金台玉局绕彤云,上有真人称老君,八十一化长生诀,五千余言不禜文。”

  那么,老子在洛阳修道,为啥要挑选翠云峰呢?本来,道家寻求“天人合一”,活着的时分,与地合;身后升天,与天合,所以要选地面上的制高点。

  而这个制高点,还应在宝穴龙脉上,气愤旺盛,可凭仗力,使魂灵挨近天庭,还可凭借龙脉,乘龙飞天。翠云峰坐落邙山之巅,地形高大,正是修道炼丹的抱负之地。

  假如拿一张隋唐城复原图来看,会发现上清宫、下清宫坐落子午线上,这条线的北端是上清宫和下清宫,南端是龙门,中心是定鼎门和应天门。假如拿一张河洛区域图来看,会发现八百里秦岭崎岖不断,宛如一条长龙,向邙山延伸而来。邙山之下是洛阳城廓,尽得宝穴,集合王气。

  当年老子见周室式微,山下王气黯然,就上了邙山,吸纳活力,静心摄生。他砌了太极八卦炉,以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方位,调集天、地、水、火、雷、山、风、泽灵性,炼丹修道,炼成之日,怅然揭炉,轰然一声,炉堂里迸射出万道金光,直冲霄汉。

  老子自用了一粒金丹,脱了凡骨,头上顶着一团紫气,来到翠云峰旁的一条峪中。他用灵药点化了那头青牛,青牛也就成了神牛,他骑上青牛,西出函谷关,写下了《道德经》。

  明朝诗人张姜谷在《青牛吼谷》中记下了这个典故:“大路归何处?白头一老翁。名逃柱下史,丹炼翠云宫。紫气冲关外,青牛吼谷中。流沙越万里,西去觅真空。”可见翠云峰这块宝地大有来头。

  现在上清宫和下清宫共有十几名常住道士,但据邻近的老大众说,尽管“两宫”都有食堂和居室,但大部分道士都住鄙人清宫。

  这是为什么呢?早在两年前,记者写上清宫系列报道时就发现了这个状况,心想:历史上的上清宫登峰造极,本是道士们神往之所,现在的道士为什么想住下清宫呢?

  本来,当年日寇侵略洛阳,上清宫被炸得改头换面,地脉简直也被损坏。那是1944年5月中旬,日军大举进攻洛阳,第十四军九十四师守洛阳城,十五军六十四师守西工,六十五师守北邙。其间十五军的军部就设在北邙上清宫,军长武庭麟率将士死打硬拼,1万多名抗日官兵血洒翠云峰。

  在日军的屡次进攻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上清宫成为一片废墟,偌大一座道观,只剩下翠云洞。接着是上世纪40年代末,戎行在上清宫修筑工事,抵挡进攻洛阳,主殿、配宫都被拆除了。战后,后院的东西寮房、翠云洞尽管留存,但已是弹痕累累、千疮百孔,处于摇摇欲坠之中。比年战乱,庙院树木也被奸民采伐盗卖,整个宫院基础,瓦砾成堆,蓬蒿丛生。据邻近村庄的老香客说,1944年之后,道士们就不忍在此安席了。

  到后来310国道开端建筑,几十米宽的公路破土挖沟,从上清宫北边穿过,车声隆隆,风水气脉,为之所撼,道士就更不乐意在此寓居,愈加喜爱下清宫的清净。

  道长张信铭说,曾经邙山上生有许多树木,特别翠云峰更以绿树如云而得名。清末以来,树木屡被采伐,黄土,只能种田了。所幸从2004年春天开端,我市开端营建上清宫森林公园,市民积极捐款,栽植了经济林木24.2万株。几年下来,这儿已是满眼翠绿,形成了道教文明生态区和生态果园休闲区。这个占地2600亩的森林公园,连起了老城区邙山镇营庄、岳村、史家沟、葛家岭、苗南5个村落,地气和人气都靠拢起来,基本上康复了本来的地脉风水。

  外地人十分仰慕邙山的道家气氛,却是洛阳人久居宝地,大有“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之感,常常谈起邙山宫观,总觉得其低矮褴褛,哪有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大型道观气度?殊不知在道教系统之中,洛阳“两宫”都有着“道宗”的位置。

  其实,底子不必洛阳人出头,早有外地人主张重树洛阳道教祖庭的位置。周围的王屋山道教文明、函谷关道教文明、嵩山道教文明、缑山道教文明、伏牛山道教文明,都愿归于洛阳道教之麾下,我省一些学者正主张洛阳竖起大旗,统领河南道教文明呢。

  道家与道教,曩昔常被咱们不加差异地运用,这是过错的。实际上,道家思维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则是一种本乡宗教。

  有人以为,在四川青城山创建道教的张陵是道教创始人。但站在洛阳道教根由上来看,张陵在入蜀之前,在洛阳现已打好了道教的草稿,应该说洛阳是道教的发祥地。

  张陵出世于今江苏丰县,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张陵来到洛阳,在翠云峰老子当年修炼的当地,全神贯注研讨《道德经》。《道德经》很好研讨吗?不是的。《道德经》其时没有断句,没有注释,混沌难辨。张陵只好渐渐体会,在邙山上一学便是3年。

  传说他在翠云峰修道3年后,忽然跑来一只白虎,口中叼一竹简,放在他面前就走了。张陵不知其意,捡起竹简,见上面写着一道符,内容是“道”。张陵恍然大悟,从此悟道,体会了老子学说精华,举手投足,能与六合天然相谐。

  汉和帝刘肇上台后,传闻张陵在邙山悟道,就派朝官拿着诏书请张陵下山当官,张陵不为所动。汉和帝又派朝官上邙山,封张陵为冀县侯,张陵仍是不为所动。汉和帝第三次派人来,张陵爽性预备逃跑了。

  你看,张陵不想当官, 皇帝非让他当官,他就只有躲避了,决心到皇帝看不到的当地专注修炼。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张陵脱离洛阳,再也没有回来——从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来到洛阳,至此他在洛阳已有20年了。

  20年的岁月,道教教义早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道教的一些条规和戒律,也都打好草稿了,仅仅他没有在洛阳设坛授徒算了。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他到青城山降伏妖魔,有了详细的法事活动,当地大众服气他,纷繁入“道”,奉他为“张天师”,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为经典,道教从此便正式“开业”了。

  值得注意的是,张陵在邙山修道时,并没有建筑道观,整个翠云峰都是他修道的渠道,整个洛阳城都是他悟道的布景。所以,洛阳便是道教的发祥地,而洛阳“两宫”便被以为是“道宗”。

  后来,全国道士又从道家典籍中发现《道德经》、《庄子》、《易经》、“河图”、“洛书”皆出自洛阳。且瀍河有老子故居,孟津有龙马负图寺,邙山有上清宫、下清宫、吕祖庵,这些都是道教元素,所以我们都很神往洛阳,神往翠云峰。

  道士们朝拜邙山是很严厉的,衣冠整洁自不必说,道教忌讳也必存于心。提起这个,正好接住上篇结尾处那个疑问——道士的帽子为啥叫“巾”?

  张道长说,道士巾共有9种,称“九巾”。其间全真道的道士巾有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和九阳巾,正一道的道士巾有纯阳巾、南华巾、庄子巾、荷叶巾、混元巾、九梁巾、诸葛巾、太阳巾和包巾(幅巾)。

  不同的巾涵义不同,比如全真派年青道士多戴的逍遥巾亦称荷叶巾,是用大方巾将挽好的头发包扎起来,留有两角,虚于后背,随风飘动,显示出道士的逍遥自在。又比如三教巾,是根据王重阳祖师提出的“三教合一”思维而缝制的,表现了道教的包容性。

  巾的效果是为了挽起头发。道士毕生蓄发,从来不剪头发,以为身体发肤受之于爸爸妈妈,不得容易毁损,这也是适应天然的意思。和尚则截然相反,为了表明六根清净,爽性把头发剃光了。

  全真道士为落发道士,不成婚,素食,住在道观里。男为道士,女称道姑,皆蓄长发,拢于头顶,戴巾戴冠。

  正一道士则能够成婚、吃荤,大部分为不落发的道士,少部分为落发道士。不落发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常来宫观活动,一部分没有宫观,称为散居道士。散居道士平常穿戴和常人相同,人们很难看出他们是道士。

  洛阳下清宫的道士和上清宫的道士相同,都是全真道。全真道为王重阳所传,此人曾来洛阳传道,在上清宫墙壁上题过诗,并培养了丘处机、谭处端、孙不二等出色弟子。这几个人都曾在洛阳传道,下篇就讲讲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