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FF6600《鬼吹灯》竟成“盗墓教科书”font

发布日期:2024-08-21    作者:新闻中心

  贼的盗墓伎俩竟然是模仿了流行小说《鬼吹灯》。日前,红极一时的盗墓小说《鬼吹灯》陷入尴尬境地——北京警方最近抓获了8名盗墓者,他们的盗墓手段模仿了《鬼吹灯》中的有关描述,并成功掘开了明朝太监景聪的墓!畅销书竟成“犯罪教科书”,作者和出版方因此成为了“帮凶”。日前,《鬼吹灯》作者天下霸唱(张牧野)大感冤枉,发出声明称被盗墓贼套用的情节80%是他虚构想象出来的,并无任何实用价值。

  最近,公安机关在逮捕了数名盗墓者后发现,这些人先前只是有贼心而无“贼艺”,尽管对古墓里的宝贝垂涎三尺,但是对盗墓一窍不通。于是他们就合起来学习盗墓的本领,而《鬼吹灯》则成了他们的“教科书”,小说里说盗墓前要看风水,他们就学习怎么看风水;小说里说勘察现场的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他们就学着勘察地形;由于没现代化的设备,小说里透露了众多挖墓的技巧,他们就如法炮制。如此这般,竟也成功挖开明朝太监景聪的墓,盗走了玉腰带片、玉带钩、铜镜等重要文物。

  记者调查发现,《鬼吹灯》小说里有关盗墓的细节的确十分逼真详细,这些描述一度是该小说最大的看点,却意外地成了盗墓贼的“教本”。1月12日,安徽警方在桐城发现一辆丢弃的汽车,在汽车的后座和后备箱内分别发现一具男性尸体,据侦查,两人的死亡原因,一为摔伤致死,另一人是吸入大量毒气而死。随着侦查的展开,案情也渐渐明朗,原来,两个死者生前是盗墓贼,在江苏盱眙的马坝镇盗掘汉朝古墓,但在进入古墓后不久就中毒而死。

  在小说《鬼吹灯》中,盗墓贼为避免墓室里的有毒气体侵害身体,会点一支蜡烛进去,如果蜡烛灭了,表明里面缺乏氧气,盗墓者必须立即离开,否则就会死于非命。这被称为“人点烛、鬼吹灯”的说法其实并不是迷信,而是靠点燃蜡烛测试墓室中是否有氧气。去年8月,南京市博物馆一支考古队,经过9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在江宁陶吴镇开启一座被称为南京历史上顶级规模的春秋土墩墓。而考古队员在墓室的盗洞中,就挖到了盗墓贼遗留下来的蜡烛和可乐瓶。

  背上了“纵容盗墓”的质疑,该书作者“天下霸唱”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有人按照他的小说去实施犯罪,发生这样的事情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因为书中的情节都是他虚构出来的,应该“没有一点实际操作价值”!他说:“虽然我写的是盗墓探险,但是我既没有盗过墓,也从来就没参加过考古活动,连十三陵都没去过,小说是我根据道听途说的故事添油加醋虚构出来的,80%的内容都是想象的。”同时,“天下霸唱”几次跟记者强调:“在整个创作中,我一直以一种端正的科学观去写,并无另外的想法。”

  记者在调查中得知,一些出版界业内人士曾经提议,应对破案小说、侦探小说以及包括盗墓小说在内的惊悚小说规定审查尺度,以便于甄别其中的内容有没有现实中的教唆性。但这样的要求也一直存有争议,“通常的出版审批标准最重要的包含是否有政治问题,还有是不是有淫秽色情问题。书中的情节是否有几率会成为犯罪教科书,这并不在审查之列。如果这些都要甄别的话,那么侦探小说真的没办法写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版管理部门人士如是说,“就目前的条件,尚不具备对侦探小说内容做甄别的能力。这这中间还包括人手问题,也有缺乏相关知识的问题。”同时,他还表示,如果内容甄别太严格,那么恐怕连阿加莎·克里斯蒂也会遭遇尴尬,因为这位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侦探小说家的作品情节,也经常被犯罪分子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