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阵中舞 缘深情更真
发布日期:2024-07-09 作者:佛教用品2024“天下娘奶回娘家”活动中的阵头表演,引得民众驻足围观。本报记者 游庆辉 摄
东南网4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吴洪 实习生 郑馨 陈宇轩 黄嘉俊)
阵头在闽台民间信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早期农业社会里,它只是民间庙会、喜庆节日里酬谢神明恩典的礼仪,许多阵头源自中原地区的傩戏;而如今大到各种信俗文化活动,小到普通百姓的婚丧喜庆,都能够正常的看到一支支舞龙、舞狮、家将团等艺阵队伍,走在祈福队伍最前面,寓意为神明驾前开路,故而被称为“阵头”。
闽台同根同源、同文同种。阵头历经千百年衍化发展,不仅保留了福建传统民俗文化精髓,也以新的姿态在台湾绽放出别样风采,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景象。
所绘脸谱不同,手持器具各异,时而走“七星步”,时而摆“八卦阵”“踏四门”,他们便是甘、柳、谢、范“四大将”和春、夏、秋、冬“四季神”,这威武的场景就是福州“八家将”阵头。
日前,在台湾举办的一场全台阵头比赛中,“80后”台青林峻义带领的家将团表演的“什家将”阵头赢得满堂彩,夺得家将类阵头总冠军。他们的阵头表演正源自福州“八家将”。
“八家将”是民间信仰中“五福大帝”的部属。“五福大帝”,又名“五灵公”,指张元伯、钟士秀、刘元达、史文业和赵公明,他们都是明崇祯年间的秀才,曾经为救世人免受瘟疾而牺牲生命,后人感念其恩德立庙供奉,其信仰在闽台两地广为流传。
台南西来庵是台湾“五福大帝”信俗的祖庙,也是林峻义生长的地方。林峻义的父亲是西来庵吉兴堂家将团的创办者,从小耳濡目染看着父亲跳家将,成年后他子承父业。
“‘八家将’传入台湾后,阵头形式更为丰富,家将从8人逐渐拓展到10人、12人、16人等,是岛内流行的主要阵头之一。”林峻义说,台南西来庵与福州的宫庙往来密切,因此无论是家将的脸谱,还是将服、道具、步伐,都保留了浓郁的福州味道。
据《台湾府志》记载,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已有狮、龙、马等阵头表演存在,其后台湾各地的阵头活动史料中多有记载。主要是闽越先民渡海赴台,把民间艺阵带到台湾,从而在闽台两地形成了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阵头。
从阵头的类型来看,闽台阵头可分为文阵与武阵。其中,文阵歌舞性较强,大多载歌载舞,常见的有跳鼓阵、车鼓阵、拍胸舞、火鼎公婆等;武阵多带有武术表演,诸如八家将、龙狮阵、宋江阵、塔骨神将团等。
文阵方面,头戴婆姐造型的“大头娃娃”,双手持油纸花伞与羽毛扇,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十二婆姐阵”是福州民俗活动中一张亮丽的名片,相传是由“临水夫人”陈靖姑身旁的“三十六宫婆姐”演化而来。传至台湾后,“十二婆姐阵”也成为台湾庙会传统阵头之一,每当“十二婆姐阵”来到时,许多老人都会抱着孩子走上前去,让婆姐摸个头,祈愿孩子平安健康。
武阵方面,除了源自福州的八家将阵头外,宋江阵在岛内也流传颇广。它起源于福建同安汀溪镇造水村,郑成功后,包括同安人在内的闽南人大批前往台湾屯垦,宋江阵也随之传入台湾。表演时,人们装扮成《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以锣鼓伴奏,展演各式武术,含有驱邪消灾之意。
龙狮阵,即舞龙、舞狮,是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阵头。据《台湾民间艺阵》一书记载,台湾龙狮阵来自清初闽粤移民,该阵头融合武术与舞蹈的特质,既能强身健体又有娱乐功能。其中,泉州青狮阵(又称“刣狮阵”)洐播台港澳等地,而台湾狮头的制作流程与工艺也基本源自闽南。
如今,在台湾注册的以“宋江阵”“狮阵”为主的阵头组织就达200余个,台湾高校还设有民俗体育系,学习传承“宋江阵”与“狮阵”。
“阵头既是宗教、民俗活动中的重要仪式,也融合了曲艺、舞艺、武术等艺术形式,兼具宗教、民俗、艺术、历史、社会价值。”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研究员庄小芳认为,闽台阵头相同或相似的造型、表演形式背后,不仅体现了闽台民众祈求风调雨顺、平安顺遂的共同心愿,也证明闽台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
旗锣开道,诸多形象逼真、高大威武的文官武将、各路神圣随驾巡游……在众多阵头中,以祈福为目的的塔骨神将无疑是闽台两地引人注目的阵头表演。
“塔骨”是福州人对神明绕境巡安时驾前行走神将的称呼,这一阵头源自福州,台湾则称为“大仙尪仔”。
与八家将手绘脸谱、带妆上阵、边舞边走不同,塔骨神将表演者被称为“挺神将”。走路时,挺神将身扛塔骨,既要注意塔骨手臂摆动的幅度,确保走出飘逸之姿,又要注意脚下的步伐,以免自己被绊倒或撞到他人。
最大的塔骨近三米高,巡游时需要好几个挺神将轮流来扛。中型塔骨与正常人的身高相近,重量较轻,由年纪稍大的挺神将负责。最小的塔骨只有一米高,10岁左右的小朋友就能扛起,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多年来,围绕挺神将的造型装扮,闽台两地延伸出了一条密切分工协作的上下游产业链,成为推动闽台阵头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泉州南安晋福文化艺术馆,深谙传统木雕技艺的负责人陈树泽与神将头桶制作师们,根据两岸客户发来的图纸,选取具有天然防腐功能的樟木为原材料,借助机械设备先打磨成粗坯,再经手工精雕细琢,然后抛光、装饰、上漆……历经20多道工序,一个神将头桶就出炉了。
今年33岁的陈树泽出身南安雕刻世家,2020年,正式接手父亲神将头桶事业,与台湾宫庙、佛具用品商、阵头表演团队关系紧密。“阵头里的塔骨神将一般由头桶、骨架、臂手、衣服、盔帽五部分所组成,由闽台两地业者分工协作,最后再组装成型。”陈树泽和记者说,他们的产品热销闽台两地,其中台湾的订单占到六七成。
台胞李冠儒是陈树泽的合作方,他在台湾屏东县开设了一家工作坊,负责塔骨神将的组装。今年春节,李冠儒还专程来南安交流塔骨神将的制作技艺。“从阵头表演者的服装、头饰、脸谱我们显而易见,阵头受中华民间传统文化影响颇深。唯有遵循传统,方能彰显心中的虔诚。”李冠儒说。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博士肖琦认为,闽台有着共同的历史脉络与宗教信仰,从而播植衍生出共同的传统民俗文化,阵头文化就是这里面之一,它是闽台两地民众所共同认同、践行的表演形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在台湾,无论是宗教庆典、企业尾牙、婚礼仪式,还是选举造势活动,被邀请次数最多的不是影视明星,而是电音三太子。
“电音三太子”在阵头中属于神将阵中的一种。电音三太子源于福州塔骨神将孩儿弟,原为大头娃娃造型,传入台湾后,从造型、舞步到配乐,都发生了变化。浓眉大眼、深酒窝、高发髻,身披刺绣战袍,背插五色彩旗,再配上动感十足的电子音乐,跳着可爱逗趣的舞步……2000年前后,台湾出现了三太子结合电子音乐进行的阵头表演,传统民俗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深受年轻人喜爱,红遍了台湾,2006年被正式命名为“电音三太子”。
2012年,以讲述阵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台湾电影《阵头》在大陆热播,影片中的电音三太子也引发大陆民众追捧,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创办人蔡建龙便是其中的一位。
“‘三太子’的原型是哪吒,哪吒身上不畏强权、正直善良、勇往直前的精神,可以让我们年轻人学习。”蔡建龙初中时就组建了社团,一边看视频一边自学三太子阵头。
2014年,他又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成立了“三太子少年团”,邀请台湾九天民俗技艺团原副团长郑子墉等阵头师傅来厦门交流、指导。从此,“三太子少年团”便成为闽台阵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参与者之一。
“身上穿着塔骨,脚下一定要稳,蹲跪动作时要保持好重心。”今年3月,前来福建参加“第三届两岸青年信俗渊源寻根之旅”的桃园受镇月老宫执行长陈德盛、桃园白沙屯妈祖联谊会执行秘书陈玄丰,专程前往“三太子少年团”,向他们传授阵头技艺。
“如何消除传统艺术与现代社会之间的隔阂,创新是关键。”在陈德盛、陈玄丰看来,“电音三太子”呈现出的艺术性、表演性更容易吸引年轻人,从而促进闽台青年进一步了解阵头文化背后的共同信仰。
目前,蔡建龙的团队有四五十名成员,绝大部分都是“00后”。“刚开始只是觉得酷炫,后来了解了‘三太子’、妈祖这些信俗背后的精神内涵,觉得很有意义,就坚持了下来。”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学子张程景和记者说,如今学习表演阵头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电音三太子,台湾的阵头师傅们还带来了另一种台湾宫庙改良后的新阵头——官将首。它最早发端于新北市新庄地藏庵,因表演中加入了更多中国传统戏曲元素,使得表演更具艺术性。
随着闽台阵头交流的日益频繁,如今官将首阵头也成为福建一些庙会常见的阵头表演形式。对此,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甘满堂表示,明清时期闽人迁台,将福建的民俗信仰、传统舞蹈(艺阵)带到台湾,在台湾经过创新后又传回福建,形成了相融共生的局面,这也正好说明了闽台文化的共通性和历史的相承性。
如今,阵头文化已从过去单纯的迎神赛会活动,朝着民众集体参与、体验民俗传统的方向发展,成为闽台民众联系古今、增进感情的精神纽带之一。